教育教学
“最强大脑”上的免疫所之光——潘必睿

近期,备受瞩目的《最强大脑》第八季再度播出。来自清华免疫所董晨院士实验室的潘必睿由万人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场集结的88位精英学霸中的一员。在第一集首发挑战项目"玲珑拼图"中,潘必睿第一位按下“挑战键”,瞬间燃爆全场,并在后续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角逐后,顺利挺进全国决赛,最终取得全国六强的骄人成绩。

热情不减,永不言弃

        “成功就是失败到失败,但热情不减。”潘必睿用他的方式向大家诠释了,无论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所有的失败与挫折,都不是一个人止步的理由,唯有对自己有清楚地认知和定位,对未来有清晰而明确的追求,饱含热情,稳扎稳打,才能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反思和提高自己,因为人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征战大脑,挑战自我

        潘必睿参加最强大脑节目源自于个人的兴趣,他从小就热衷于智力类游戏,在软件上尝试了大脑部分项目后,发现自己竟能在比参赛选手更短的时间里完成诸多项目。不甘于在电视前观战的他,期待自己能和其他高手在节目中同台竞技,加上近几季施一公教授加盟最强大脑,更加坚定了他参加了最强大脑的决心。经过多轮比拼,潘必睿因为出众的能力和表现,勇于挑战,挺入决赛,成为“脑王”的有力竞争人选。

智商超群,更具情商

        谈及比赛中的表现,潘必睿直言现在最强大脑的比赛和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倾向于考察选手的全面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和临场规划能力。但是他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信心,包括在第一集选择天梯风暴挑战,也是评估了项目策略和自己的实力后做出的选择。而作为选手中少数的博士研究生,相比于更加活跃的年轻选手而言阅历要更加丰富,因此性格则更加成熟稳重一些。在组队赛中,虽然多数观众觉得潘必睿总是被队友拖累,但是他坦言两个人中肯定会有表现得更好的,而大家都经过了许多高难度的考验,也一定都是优秀的选手。有时候他也会反思自己是否在组队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可以给予队友更多的帮助,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团队的合作分工。正因为他的团队协作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暖男”。

多方较量,稳中求胜

        潘必睿觉得现在最强大脑的节目内容和赛制设置与以往相比更加进步和丰满了,一方面积分制的变化使得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选手更有机会留到最后,而另一方面,主持人李诞的加入也给了最强大脑一个类似于非专业的视角,来看待和评价每一场比赛,同时也为大家带来了无数欢乐。本季的比赛项目都是在备战间才告知各个选手,这更加考察了选手的综合实力和备战能力。总的来说,最强大脑在以选手超强实力为卖点的同时,不断地优化了比赛形式以展现节目的效果。虽然这些改变也让选手在比赛的中期产生了大幅度的积分变动,但最终能走到最后的选手仍是那些全面和发挥稳定的选手。潘必睿直言自己虽然第一期选择了风险极高的天梯风暴挑战,但是自己总体而言是稳重的人,不会冒超出自身实力的风险。

过关斩将,登顶六强

        潘必睿在全季当中排名一直名列前茅且非常稳定,期间的各种项目和挑战证明了他在各方面的突出能力:“玲珑拼图”1/87,“C60迷阵”4/22,“立方贴图””3/11,更在后期组队联盟赛中的“六面来风”、“公约数列”等项目中率先完成并战胜对手,并被观众戏称是“吃计算器长大的”。优异的成绩和表现也为他最后能顺利进入最终的决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拓视野,收获丰硕

        最强大脑的比赛与科学研究异曲同工,都是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潘必睿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结识各个方向领域、各个年龄段的顶尖人才,并与他们交流想法;通过了解选手的人生经验和职业规划,提高对自身的认知;通过团队合作,提升了高效解决问题、合理合作对抗、抉择和调整心态等各种能力。这些难得的经验和能力将有利于他未来迎接更大的挑战。

 

 

 

 

 

版权所有©2017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地址:清华大学医学楼D302,北京,100084

电话:010-62776420 传真:010-62776420

关注公众号